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其塑雪狮工装雪灯、雪□以会亲
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其,塑雪狮工,装雪灯、雪□,以会亲旧。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锺馗用、桃板本、桃符令,及财门钝驴北、回头鹿马到、天行帖子有。卖干茄瓠、马牙菜⑨、胶牙饧之类⑩,以备除夜之用。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
其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遇雪开宴,宋人诗文中多有描写。本书曾经提到的“桐树子韩家”的韩维有《筵上遇雪赠人》,诗中说“前贤遇雪方乘兴,何况雪飞欢兴时。自古难并惟美景,人生不饮是痴儿”,写出了这种盛况与心理。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瑞雪兆丰年,唐宋时期每逢降雪,常有群臣向皇帝贺雪,唐人朱庆馀《早发庐江途中遇雪寄李侍御》有“遥知将吏相逢处,半是春城贺雪归”。宋人马纯《陶朱新录》中说:“蔡京作相,大观间,因贺雪,赐宴于京第。”宋徽宗《宫词》其四也记遇雪赐筵臣工:“残腊长空欲雪天,须臾盈尺兆丰年。燮调都在臣工力,遣使荣颁两府筵。”
工塑雪狮:用雪堆出狮子的形状,这种习俗应与狮子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早期佛教选用狮子作为佛陀释迦牟尼的象征。北宋张耒有《戏作雪狮绝句》:“六出装来百兽王,日头出后便郎当。争眉霍眼人谁怕,想你应无熟肺肠。”南宋胡仲弓有《宫词》,写宫中女子塑雪狮的情景:“瑶花飞处忆瑶姬,一日倾杯十二时。青玉案前呵冻手,推窗自塑雪狮儿。”太祖四子秦王赵德芳八世孙赵希逢的《和雪狮儿》诗:“雪狮塑出对琼卮,玉笋纤纤露手儿。掩口樽前还笑我,指头皴破作霜皮。”塑雪狮者也是女子。
用锺馗:道教中能打鬼驱邪的神,旧时中国民间常挂锺馗神像辟邪除灾。据说他本是唐玄宗时人,铁面虬鬓,相貌奇异,却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因为貌丑不能为官,怒撞宫殿台阶而死,在阴间从事捉鬼之事。然锺馗信仰可能起源更早。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他曾见过一幅唐代吴道子所绘锺馗像,卷首有唐人题记,题记末尾说,唐玄宗在吴道子锺馗像后批示“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生活在北宋中期的李廌著有《德隅斋画品》,书中涉及多种以锺馗为题材的绘画,包括后蜀石恪的《鬼百戏图》、宋代孙知微的《雪锺馗》等。李廌评论孙知微的《雪锺馗》:“破巾短褐,束缚一鬼,荷于担端,行雪林中。想见武举不第,胸中未平,又恐鬼物扰人,擒捕击搏,戏用余勇也。”
本桃板:亦作“桃版”。《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
令桃符: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其后书写于纸上,称为“春联”。《说郛》引《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唐人韦璜《赠嫂》诗:“案牍可申生节目,桃符虽圣欲何为。”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谢安夫人用帷幕围起众多婢女让她们在里面表演歌舞让谢安观看很短[图]
- 淄、渑(shéng)二水名在今山东淄博附近枹(fú)击鼓杖齐[图]
-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指将帅开始对士卒粗暴继而又惧怕士卒者不精之至[图]
- 庋(ɡuǐ)架置放在架子上 胥古代的小官乾隆己酉年夏天由于[图]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者的冲突不断其中著名的灭佛事件是北[图]
- 原为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后住在临安宋亡过流落生活曾在四明(今[图]
- .司寇正刑明辟 以听狱讼必三刺 有旨无简不听 附从轻赦从[图]
- 在《鬼谷子》看来策士在政治斗争中与他人打交道讲究的就是控制与[图]
-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图]
- 《贵耳集》云吕正己“有女事辛幼安因以微事触其怒竟逐之今稼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