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出自姬姓。周厉王之子静。继位后为王四十六年,死后谥号为“宣”,称为周宣王。其支庶子孙有以宣为姓者。另外,春秋时宋国君主名力,在位十六年,死后谥号为“宣”,其后亦有宣姓。又,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侨如之后,侨如谥号“宣伯”,其支孙以宣为姓。
贲(féi):春秋时,鲁国县贲父之后,以贲为姓。一说春秋时晋国大夫苗贲父之后。
邓:出自子姓。商王武丁分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在今河南省邓州),称邓侯。后邓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邓”为姓。又,五代南唐中主李璟第八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南唐亡国后,李从镒之子李天和逃匿,以其父曾封邓王之故,改姓邓。
郁:古有郁国,春秋时为吴国大夫采邑。胶东有郁秩县(在今山东省平度县),当地居民以地名“郁”为姓。春秋时,鲁国有郁黄(一名郁贡)为相,其后亦有郁姓。
单(shàn):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南),为甸内侯,其后裔子孙以单为姓。另外,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阿单氏、纥单氏,皆改为汉姓单。
杭:杭氏出于抗氏、伉氏。抗氏、伉氏都是很古老的姓氏,后转写为杭姓。另外,传说大禹治水后,封有余航国,即余杭。其后裔子孙即为杭姓。
洪:西周时有太叔受封于共国(在今河南省辉县),称为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其后有共氏。在唐朝以前,部分“共”氏家族因避仇逃难而改为“洪”姓。另外,豫章弘氏、常州弘氏为避唐明皇李弘(李宏)之名讳,多改为谐音“洪”氏。
包:出自芈(mǐ)姓。包氏为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其后裔子孙以包为姓。另外,有一部分包姓是鲍姓所改。
诸:春秋时鲁国有诸邑,大夫食采其地者,子孙以邑名“诸”为姓。鲁诸邑故址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另外,汉高祖以故粤王无诸为闽越王,其后裔子孙以有“无诸”中的“诸”字为姓。
左:左史,原为周朝史官。周穆王时有左史戎父,春秋时楚灵王有左史倚相,其后皆有左姓。
石: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què)之后。另外,“昭武九姓”之一有石姓。又,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石。
崔:出自姜姓。春秋时齐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把国君继承权让给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其后裔子孙遂为崔姓。
吉:即为“姞(jí)”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另外,周宣王时有功臣尹吉甫,其支孙以吉为姓。
钮:晋代钮姓大概是这个姓氏比较早的来源。
龚:战国末年秦汉之际,共氏为避难,加龙为龚,改为龚姓。另外,相传,共工后裔有共、龚二姓。